年輕人邀街坊「過嚟織嘢」 環保物料編織出社區情

休閒消費

發布時間: 2017/08/11 12:19

最後更新: 2017/08/11 12:19

分享:

分享:

暑假期間,每逢周三都有一群年輕人,推着木頭車來到荃灣福來邨,邀請附近的街坊利用環保物料進行編織,在繁忙的鬧市中,成為一個悠閒的「奇景」。原來這是由「六廠基金會」舉辦的「六廠夏日共學︰過嚟織嘢」活動,負責人期望以「共同編織」凝聚居民、重建社區關係,並將環保概念帶入社區。

今年已是第二年舉辦「六廠夏日共學」,策展人盧樂謙指,今年以「紡織與責任」為主題,着眼點在於「對地球負責任」。他說,去年的主題是「造一件衣服給自己」,是以個人出發,但有見近年浪費的問題愈趨嚴重,故今年希望藉活動讓街坊明白,舊衫都可以有其他用途,

而買少一件衫,更可為保護地球出一分力。

織織木頭車 靈感源於麻將枱

活動以舊衣撕成布條,作為編織原料,又與回收物料樣辦社企「樣品製造」合作,製作出一架名為「織織四方城」的木頭車。車的四邊各有一個座位,參加者一坐下就可以利用車上的織板進行簡單編織。

設計師符士汶笑言,靈感是來自麻將枱,

正所謂︰『三個女人一個墟,四個街坊麻將聚』,設計可以讓參加者圍着木頭車邊織邊聊,而坐位間又有適當距離,可以避免不必要的身體接觸。

她又指,這架木頭車意外地吸引了很多學生前來參與。

盧樂謙憶述,去年市民對活動的反應不俗,而今年則有人「跨區」來「織嘢」。住在大埔的葉太是其中之一,因其女兒對編織興趣甚濃,故從朋友口中得悉有此活動後,就馬上帶女兒遠道而來「撑場」,更認為,這樣的社區活動相當難得。

除傳達環保信息外,盧樂謙更希望透過活動發掘空間的可能性。他指,現時每區都變得愈來愈相似,

社區沒有故事,居民亦沒有同伴和歸屬感。

他希望活動可以成為一個凝聚居民的平台,讓他們在「織嘢」期間,向其他人分享自己的故事。

長者愛與人聊天

符士汶補充,她留意到老人家較少參與編織,反而喜歡站着跟他們聊天,

上至他們的輝煌年代,下至午餐吃了甚麼。

盧樂謙相信,當居民知道原來樓下空地都可以「玩藝術」、與鄰舍接觸時,整個社區的氣氛將會變得不一樣。

The Mills料於2018年完工

南豐集團於2014年宣布,將耗資7億元活化昔日「三大紡織廠」之一的南豐紗廠(四至六廠),並改名為The Mills。雖然項目預計在2018年才正式完工,但現已陸續在荃灣街頭舉辦社區活動,為「新廠」開幕作鋪排。

其中,「六廠基金會」是保育項目的一部分,專門推廣公共藝術,去年起舉辦社區參以及共學活動,包括社區講座、文化導賞團及公眾編織體驗等,當中部分製成品,將會在活化後的紡織時裝資料館中展出。

【延伸閱讀】二手書包不去堆填區 捐出書包幫助山區貧童

【延伸閱讀】微縮模型重現80年代老香港 手指尖大小的冬瓜盅 【有片】

【延伸閱讀】3大玩具圖書館推介 免費借玩具回家親子樂

原文刊於《晴報》

《晴報》Facebook

撰文 : 晴報